编者按:
\n7月17日,重庆召开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,强调要推动从创建“文明城市”向建设“城市文明”转变。
\n近年来,重庆统筹推进文明培育、文明实践、文明创建,推动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,文明实践精彩纷呈,文明新风扑面而来。
\n即日起,上游新闻推出系列报道,聚焦一批“文明榜样”,挖掘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,让榜样力量引领文明新风,进一步筑牢文明之基,凝聚精神力量。
\n“我是一名医生、一名军嫂、一名党员,我深知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。”7月17日,在重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上,渝北区双龙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白时玲分享自己作为“全国孝老爱亲模范”的故事时,深有感触地说。
\n43岁的白时玲是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,2008年与军人曹建华结婚后,她默默支持丈夫的事业。在他抢险救灾负伤后,她多地奔波,一人照顾重伤的丈夫、安抚住院的儿子、陪伴身患抑郁症的婆婆,用柔弱的肩膀撑起整个家;其后十余年,她抚育两名孩子、照顾双亲,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精进,其家庭被评为“重庆市文明家庭”。
\n扶老携幼 她一个人撑起整个家
\n受父母影响,白时玲从小就梦想当一名女兵,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感情。后来入伍未成,却成为了军嫂。
\n2008年1月,经亲戚介绍,她和原成都军区工兵团的现役军人曹建华喜结连理。从那一刻起,白时玲就告诉自己,选择当军嫂,就意味着选择了责任与牺牲,需要用行动支持丈夫,照顾家庭的责任自然就多落在了她肩上。
\n白时玲的婆婆患有更年期综合抑郁症,有时甚至有轻生的念头,白时玲便带着婆婆看心理医生、做心理疏导,情况允许时,她上班也把婆婆带在身边开导。公婆都患有糖尿病,丈夫的奶奶90多岁,患有高血压和心衰,平时的注意事项和用药就医也是白时玲一手操办。
\n2010年,丈夫在四川映秀抗洪抢险时被飞石砸中,腹腔大出血,当场昏倒。得到消息,白时玲飞速赶往成都的医院,一边照顾重伤的丈夫,一边安抚抑郁加重的婆婆,还要兼顾只有9个月大身患重症肺炎住院的儿子。那段日子,白时玲经常在成都、重庆两地来回奔波,瘦了10多斤。
\n白时玲和家人。
\n白时玲有一儿一女,他们从小就很懂事,轮到她值班时,儿子放学后常到值班室写作业,等她下班。“虽然丈夫不能陪伴在我身边,但他总是在电话里面对我嘘寒问暖,我们没有因为距离远而逐渐疏远,感情反而在岁月沉淀中逐渐深厚。”
\n结婚16年,白时玲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妻子、一个儿媳、一个母亲的责任与爱:“因为我知道,只有把小家照顾好,军人们才能安心服役,把我们的国家守护好。”
\n“守护好我的小家”,在这个质朴的信念下,白时玲的努力被亲戚朋友看在眼里、疼在心里。邻居们说:“这一家人,总是互相扶持、相亲相爱。”
\n从医20年 把病人当亲人悉心照料
\n工作中,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,白时玲牢记“救死扶伤”的使命,从医20年来,她始终要求自己:“穿上白大褂,就要时刻践行医者的誓言。”
\n工作中的白时玲。
\n白时玲常年坚守在一线,面对前来就医的群众,她从不懈怠,总是把他们当成亲人,耐心地解释、悉心照料、精心施治。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,除了给病人看病,她还常常参与一些公共卫生服务。“比如提醒孕妇按时产检,生孩子后上门看望,起初有一些居民不理解,我就跟他们多沟通。”
\n由于工作成绩突出,她多次被评为渝北区“卫生健康工作先进个人”“优秀医务工作者”“先进个人”。
\n“看着患者朋友信任的眼神,是对我工作的最好认可。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,让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!”
\n白时玲表示,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,自己会一如既往地用心治病、用情持家。“用爱心温暖每一位患者,同时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,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向上向善,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,把实现个人梦、家庭梦融入国家梦、民族梦之中,共同绘就家和万事兴、家齐国安宁的幸福图景。”
\n上游新闻记者 秦健 实习生 牛祉祯 受访者供图
双融配资-双融配资官网-正规股票配资门户-配资靠谱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